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芗溪道中》描绘了诗人行役途中的一段经历和感受。首句“不因行役爱追游”表达了诗人并非因为喜欢旅行而奔波,而是出于职责所需。接着,“处处长亭得少休”写出了沿途驿站的频繁,诗人借此稍作休息。
“官道行人看虎迹,野塘稚子拾鸡头”通过官道上的虎迹和乡村孩童捡拾鸡头的场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荒凉与朴素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这两句寓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慨。
“青山已是三年别,华发堪为两鬓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三年未见青山,自己却已添白发,流露出岁月催人的感伤。
最后两句“溪上梅花仍有约,莫将归梦付淹留”以梅花为意象,寓意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期待,提醒自己不要让思乡之情占据太多,暗示着旅程还要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旅途见闻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