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年探访宛在堂旧址的情景。"谢屐苔痕未十春"一句,通过"谢屐"和"苔痕",暗示时光流转,屐履已旧,苔藓生长已有十年,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诗龛不见但蓬榛"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荒芜,曾经的诗书之地如今只剩下杂草丛生,显得颇为寂寥。
"湖农莫怨秋田坼"表达了诗人对湖边农人的同情,他们可能因为秋田开裂而感到忧虑,但诗人借此传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放艇菱湾得几人?"则以疑问收尾,诗人乘船游湖,所见寥寥,不禁引发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实地考察为背景,融合了怀旧与现实关怀,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