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二)

顷随千官群,晓入丹凤阙。

侍立近金炉,下殿香未歇。

宫槐零露清,马稳宁忧蹶。

日近长安远,福过难辞拙。

圣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刚中的《秋思十首·其二》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为灵感,表达了对皇城的敬畏与个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清晨随从官员进入皇宫,身处金炉香烟缭绕的环境中,感受到宫内的宁静与庄重。接下来,通过宫槐露珠和马匹的安稳,暗示出宫廷生活的安逸,但同时也流露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日近长安远"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表面上是说皇帝所在之地看似接近,实际上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却难以触及,暗示距离与情感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诗人坦诚表达自己虽蒙受圣主的恩泽,但作为孤臣,内心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皇恩的感激,又有无法言说的离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场景,同时融入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一)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

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

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

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形式: 古风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鲛人织绡已奇诡,轻梭引丝不濡水。

何为玉人雕琢玉,亦在泠泠水泉底。

截肪磨玷既成花,盖以青铜耸而起。

体色当从太虚来,五采世间俱一洗。

似云嫦娥醉步跌,误堕污渠出清泚。

又疑骊山妃子泉,老藕拔根浮到此。

斯言谩诞何足稽,况乃穷乡宁有是。

我闻贤者在泥涂,其涅不缁岂无以。

外观不逐纷华迁,虚室常随吉祥止。

心斋自厌荤酒肥,坐忘尽黜青黄美。

薰然蓄积为德馨,表里绝尘无与比。

黄昏陋巷风雨寒,细看岂非颜氏子。

形式: 古风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曰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案况画者耶郑子见而笑之明日戏成伽佗问随缘云随缘居士即季平道号也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真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么生下。

形式: 古风

先君守官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台上时年一十五今兹再来四十有七年矣置榻设几之处历历可寻感而赋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华台借窗几。

小冠短褐随先生,风雨孤灯读经史。

气粗胆大眼无人,拔擢犀象角连齿。

那知物外有沆瀣,但欲书中觅青紫。

尝持杯酒望高城,吊彼洛阳年少子。

棘闱裹饭三十年,百炼自知俱绕指。

后来脚蹈官职场,恩重如山报无几。

今兹疏发蓬霜颠,踪迹旧游真愧耻。

一松一石如雅故,应笑愚翁今乃尔。

愚翁明日便南去,岁月曷其重致此。

凭栏之恨在无言,珍重湘西山与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