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郡丞汝言入计暂还海口吴郎中峻伯沈参军子刚出饯同赋得山字

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长安城内一位官员在驿站送别友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岁末的长安,送别友人的驿站旁,稀疏的柳树似乎也难以承受离别的沉重。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颔联“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写出了即将启程的官员在临行前依然饮酒话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不舍。春草相期,意味着对重逢的期盼,一个“解颜”则生动地描绘了友人间轻松愉快的氛围。

颈联“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进一步渲染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壮阔。清霜迎面,剑舄(古代官员所穿的靴子)映衬着清冷的秋意;笛声悠扬,明月之下,仿佛触动了远方的关山,营造了一种既深情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尾联“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以海门(指长江口)的严寒景象,象征离别的残酷与不易。冯唐,典出《汉书》,比喻年华易逝,岁月无情。此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祝福,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哀愁,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与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马怀玉集李伯承馆时还宰新喻得天字

禁苑高楼动霁烟,玉盘生菜感流年。

吴歌晚聚江南客,邹律春回冀北天。

久别共嗟饶素发,相逢能醉几芳筵。

柳条渐长应攀折,又向官河送楚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符主簿之蜀

陌上离歌仍把袂,樽前芳草惜离群。

逶迤独马乘春去,断续清猿入夜闻。

锦水东摇三峡月,蜀天西尽万山云。

宦游莫惜梅花信,岁暮长安定忆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

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

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

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朱明府仲开谪平乐教授

黄鸟鸣时别禁园,宦情南去复谁论。

郑虔此日聊诗句,陶令何年共酒樽。

秋到百蛮思北雁,云迷三楚望中原。

沧江寂寞芙蓉老,官舍长歌独闭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