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诗人在山半的小亭中枕着一片幽静,感受着又一次园林中的春意盎然。微妙的阴霾保护着植物不致过于炎热,早蜂和蝶舞动在花间,显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景。黄色的花瓣渐渐褪去,粉红色也随之消逝,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

阑干(栏杆)旁,日光长久,诗人数着飞舞的花朵,思考生命如同这些花朵般脆弱。残留在崖边和断井中的花,也是如此。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人们往往无法掌控。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让春天的美好完全消散,不要让岁月轻易带走这一切。这里的“老红”指的是春天里那些即将凋谢的花朵,而“东风”则是春天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接着,诗人描述了烟雾缭绕的江山、楚地至吴地一带的壮丽景色,这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好的风光。然而,对于身处尘世的种种琐事和远去的忧愁,诗人感到难以预测。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提到“东兔西乌”即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兔(月兔)与乌龟,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不去追问这些往事。"算鸱夷"可能是指一种计谋或安排,"办却扁舟"则意味着处理完旧有的船只,即放下过去,向前看。"个中杀稳"则表达了一种心态的平和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美人一舸横秋水。冉冉烟波里。绿杨也解织离愁。

故向东风摇曳、不能休。是非得失都休计。

只有抽身是。橙黄蟹熟正当时。

想见双溪风月、待人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和刘制几舟中送监簿韵

东风催客呼前渡。宿鸟投林暮。欲归人送得归人。

万叠青山罗列、是愁城。谁家台榭当年筑。

芳草垂杨绿。云深雾暗不须悲。

只缘盈虚消息、少人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连环

彩桡芳苑。嗟东风梦断,燕残莺懒。

谩记得、标格精神,正云涨暮天,雨荒闲馆。

嫩绿殷红,但回首、一川波暖。

想娇情慧态,倚褪淡妆,画楼帘卷。吴歌数声冉冉。

料移商变羽,人共天远。

须信道、飞絮游丝,尽春去春来,景色偷换。

扫罢蛮笺,难寄我、浓愁深怨。

且如今,问龟问卜,望伊意转。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鹊桥仙(其一)己未七夕

银河半隐,玉蟾高挂,已觉炎光向后。

穿针楼上未眠人,应自把、荷花挼揉。

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

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挨得、天长地久。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