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彩桡芳苑。嗟东风梦断,燕残莺懒。

谩记得、标格精神,正云涨暮天,雨荒闲馆。

嫩绿殷红,但回首、一川波暖。

想娇情慧态,倚褪淡妆,画楼帘卷。吴歌数声冉冉。

料移商变羽,人共天远。

须信道、飞絮游丝,尽春去春来,景色偷换。

扫罢蛮笺,难寄我、浓愁深怨。

且如今,问龟问卜,望伊意转。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翻译

彩色的船桨划过美丽的园林,感叹东风已逝,燕子慵懒,黄莺不再啼鸣。
只记得她那独特的风姿和精神,傍晚乌云密布,雨打空馆,显得格外冷清。
嫩绿与殷红的色彩映入眼帘,每当回首,只见暖暖的江水波光粼粼。
想象她娇媚的情态和聪明的举止,倚在窗边,淡妆已退,卷起窗帘欣赏画楼外的景色。
吴地的歌声缓缓飘荡,乐曲由商调变为羽调,仿佛人与天的距离更远了。
确实,漫天飞舞的柳絮和蜘蛛丝,无不在暗示着春去春回,景色悄悄变换。
写完信笺,却难以寄托我深深的忧愁和怨恨。
如今,无论是占卜还是询问龟纹,都只能让我更加期待她的心意转变。

注释

彩桡:彩色的船桨。
芳苑:美丽的园林。
东风:春风。
梦断:春梦消逝。
燕残莺懒:燕子慵懒,黄莺不鸣。
标格精神:独特的风姿和精神。
云涨暮天:傍晚乌云密布。
雨荒闲馆:雨打空馆,显得冷清。
一川波暖:满眼暖暖的江水。
娇情慧态:娇媚的情态和聪明举止。
画楼帘卷:卷起窗帘欣赏画楼景色。
吴歌数声:吴地的歌声。
商变羽:乐曲由商调变为羽调。
飞絮游丝:柳絮和蜘蛛丝。
浓愁深怨:深深的忧愁和怨恨。
问龟问卜:占卜询问。
望伊意转:期待她的心意转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闲适的氛围,诗人在享受着自然之美,但又不禁感伤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如“嫩绿殷红”形容初春景色,“一川波暖”描绘水温的感觉,都显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中难以寄托的愁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如“嗟东风梦断”、“燕残莺懒”等句子,都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舍。

诗中的艺术手法也值得注意,如“谩记得、标格精神”使用了反问,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料移商变羽,人共天远”则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整首诗在结构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既有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究,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是一首成功地将外部风光与内部情感结合起来的作品。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一)己未七夕

银河半隐,玉蟾高挂,已觉炎光向后。

穿针楼上未眠人,应自把、荷花挼揉。

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

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挨得、天长地久。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

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二)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梅

晓来窗外,正南枝初放,两花三蕊。

千古春风头上立,羞退秾桃繁李。

姑射神游,寿阳妆褪,色界尘都洗。

竹扉松户,平生所寄聊耳。

堪笑强说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

陇驿凄凉,却怕被、哀角城头吹起。

此处关情,为他凝伫,淡月清霜里。

巡檐何事,岁寒相誓而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