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方文的《含鄱岭至太乙峰》描绘了清晨诗人独自一人攀登含鄱岭的景象。首句"侵晨独出含鄱口",展现了诗人早起出发的情景,点明时间与行动。接着的"千里鄱湖一岭函",以广阔鄱湖为背景,强调了岭的险峻和壮丽。
"但使短藤穷碧献",诗人手持短藤,决心深入探索绿色的山谷,流露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何妨细雨湿青衫",则写出了在细雨中前行,尽管衣衫湿透,也无损诗人游历的兴致。
"林中黯淡高低树,雾里微茫上下帆",通过描绘林木在雾中的模糊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蒙的氛围,增添了旅途的诗意。最后一句"不是探奇索隐者,谁能踏雪履岩",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探索精神的肯定,以及对那些敢于冒险、追求未知者的赞美。
整首诗以个人的旅行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探索未知的执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