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辛酸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行者渡过激流澎湃的泸水,心情似那轻盈的鸟儿一般自由自在,但却是由南往北的旅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易。
接下来的"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凤阙、龟城都是古代宫殿之称,这里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这两句直白地抒写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每个家庭都可能遭受丧失亲人的痛苦。而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将人们对往日安宁生活的怀念与鸟儿在自然中自由筑巢的快乐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人间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这里表露的是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内心深处的痛楚。"吟苦似猿声"则是形容诗人的哀嚣之声如同悲泣的猿猴,展示了他内心的极度悲凉。
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战争、离别与痛苦的情境中,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无限向往。
不详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朔将引双旌,山遥碛雪平。
经年通国信,计日得蕃情。
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
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
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
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蕃兵依?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
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
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