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霁轻寒。
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早春景象。"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霁轻寒"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日悠闲的画面,微风细雨洗净了大地,而晨曦之中又带来了一丝凉意,展示了春天气候多变的特点。接着"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则是诗人通过听见屋檐下鸟鸣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静谧与祥和之情。
在这短短四句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意渐浓的瞬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平和美好的感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的深情与巧思。此外,这首诗还体现出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观察和艺术造诣,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也能听见那檐下鸟鸣的清音。
不详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正是拈芳采艳时。连朝风雨里,掩朱扉。
强排春恨剪新词。词未就,莺唱缕金衣。
云薄弄晴晖。试穿花径去,拣双枝。
紫香红腻著罗衣。簪不尽,瓶里顿将归。
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
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
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
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溅紫飘红风又雨。一刻韶芳留不住。
燕吞声,莺谇语。待得晴来人已去。怯新歌,怜旧舞。
冷落艳腔芳谱。要识此时情绪。豆梅酸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