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西湖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一春不识西湖面"表达了对美好场所的陌生感,可能是由于主人公的心境而非外界景色本身。"翠羞红倦"则形容春意渐浓,但似乎带着一丝惆怅。"雨窗和泪摇湘管"将雨滴与泪水相连,通过古琴(湘管)的吟唱,表达了内心的苦楚。"意长笺短"则显示出言语难以充分表达复杂的情感。
"知心惟有雕梁燕"一句,把唯一理解自己心境的对象限定为那些在屋檐下栖息的燕子,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无依的氛围。"自来相伴"则可能是对这份孤独的一种无奈接受,也许是在说这些情感与自己形影不离。
最后两句"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中,东风似乎没有办法抚慰那些琵琶(古代弦乐器)所诉说的哀怨,而落花随风飘散,无处不在,象征着无常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
不详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溅紫飘红风又雨。一刻韶芳留不住。
燕吞声,莺谇语。待得晴来人已去。怯新歌,怜旧舞。
冷落艳腔芳谱。要识此时情绪。豆梅酸更苦。
泪淹红,腮褪粉。等得玉销花损。羞阮凤,怯筝鸾。
指寒无好弹。一庭雪。半窗月。又是独眠时节。
孤枕怨,小屏愁。天涯梦里游。
一辔东风留不住。离歌断、日斜春暮。
多事啼莺,妒情飞燕,一路送人归去。
文君自被琴心误。却惆怅、落花飞絮。
锦字机寒,玉炉烟冷,门外乱山无数。
一绡香暖看灯衣。领珠襟翠争辉。
金球斜亸雪梅枝。著带都宜。
桃艳妆成醉脸,柳娇移上歌眉。一轮蟾玉堕花西。
携手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