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其七)

诸人知处良遂知,良遂知处人不知。

因思积雨花狼藉,空写愁肠说向谁。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当人们知道的地方,只有你最清楚
而你清楚的地方,他人却难以理解

注释

诸人:众人,大家。
知:知道,了解。
处:地方,情况。
良遂知:你非常清楚。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
积雨:连绵的雨。
花狼藉:花儿散乱,形容景象凄凉。
空写:徒然写下。
愁肠:忧愁的心情。
说向谁:向谁倾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的作品,名为《偈颂二十一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首句“诸人知处良遂知”暗示了某种只有少数人能理解的境遇,而“良遂知处人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被忽视或不被理解的感觉。后两句“因思积雨花狼藉,空写愁肠说向谁”,通过想象积雨打落花朵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无法向他人倾诉的寂寥,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以日常自然景象为载体,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内蕴,体现了禅宗诗常见的以物寓情、借景抒怀的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其六)

天不文,地不理。忽去忽来,如月印水。

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兮饮光增喜。

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二十一首(其五)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四夷拜舞,八表宣传,笑看红日上阑干。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四)

闹不如静,忙不如閒。静闹俱泯,谓之得理。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三)

吽㗶吒喇竭节,地转天回难辨别。

不使松源省数钱,惯用衲僧锁口诀。

同死不同生,特地成途辙,秋风影里重罗列。

义断情忘四十年,何时待得龟成鳖。

形式: 偈颂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