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遣怀》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官署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首联“寂寂衙斋傍翠微,三年清俸坐忘归”,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衙斋,即官署的住所,傍翠微则暗示周围环境的幽美,但“寂寂”二字却透露出一丝冷清。三年清俸,指任职期间的俸禄,坐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似乎已经忘记了归家的念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颔联“常愁直道招嫌易,差喜闲曹得谤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直道,意为正直的道路或行为,此处暗指诗人的正直品格。常愁直道招嫌易,表明诗人因坚持正直而可能遭受非议和排挤;差喜闲曹得谤稀,则是在官场中担任较为清闲职务时,相对较少受到批评,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正直品格的坚守。
颈联“一枕松阴扫花径,满庭香草掩柴扉”,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一枕松阴,想象着在松树的阴影下小憩,与自然和谐共处;扫花径,象征着清扫心灵的尘埃,保持内心的纯净;满庭香草,不仅增添了庭院的香气,也寓意着诗人心灵的芬芳;掩柴扉,既是物理上的关门,也是内心世界的封闭,暗示诗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独立。
尾联“独怜瓦雀声相伴,嘱尔尘寰处处机”,以瓦雀的叫声作为陪伴,虽孤独却自得其乐。嘱尔尘寰处处机,则是对世事纷扰的感慨,提醒人们在尘世间要警惕各种机巧和算计,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世态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官场压力和复杂人际关系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