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为慰藉友人徐山人在晚年丧子而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生者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联“故人使我怜徐稚,垂白那堪失骥儿”,开篇即以徐稚的典故引入,表达了对友人失去儿子的同情与哀痛。徐稚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此处借以喻指徐山人。垂白,形容年老,这里指徐山人已至暮年。骥儿,比喻优秀的孩子,此处指徐山人的儿子。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徐山人年事已高,又突出了失去儿子的悲痛之情。
颔联“药裹提携心尚在,灯帏把诀泪空滋”,进一步描绘了徐山人在丧子之痛中的内心世界。提携药裹,表明他仍在关心自己的健康,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平复。灯帏把诀,暗示着他在夜晚独自面对丧子之痛,泪水在空荡的房间里流淌,表达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颈联“愁中不得看孤影,门内谁知有路岐”,继续深化情感。愁中不得看孤影,意味着在极度的悲痛中,连自己孤独的身影都无法正视,凸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门内谁知有路岐,则是在说外界并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仿佛在一条充满未知与困难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尾联“离合死生俱一梦,青山餐饭且支持”,总结全诗,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超脱态度。离合死生,指的是人生的聚散与生死,这里被看作是一场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青山餐饭,象征着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支撑,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力量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丧子之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