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无人莺自语。似怯轻寒,避入花深处。
芳事阑珊留不住。落红认得春归路。
昨夜楼头曾听雨。梦里寻郎,别绪纷难数。
愿化柳丝千万缕。随风绿到津门去。
不详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三十六陂秋几许。缥缈凉波,忽忽幽期阻。
塘外轻雨塘上雨。红颜不准西风妒。
一两枝花摇隔浦。管领清愁,剩有闲鸥鹭。
远道相思怜日暮。美人如梦无寻处。
韵细流莺和,香疏粉蝶慵。冷扶残醉倚东风。
唱起花深深曲,心事海棠红。
窄径依微远,迥栏宛转通。吹笙良夜有谁同。
一树春阴,一树月空濛。
月在无人庭院,人在月明中。
小雨清尘,微阳催暖,暗绿天涯烟草。
花随燕堕,客为莺来,幽径乱红难扫。
惆怅朱檐画廊,如此芳时,倚栏人少。
剩隔溪蝴蝶,参差装点,夕阳词稿。
曾记得、陌上寻钿,湖边沽酒,艳说苏堤春好。
罗裙梦里,玉板尊前,忽忽旧愁颠倒。
重听清歌曼声,振触无聊,那回情抱。
况东风亭馆,飞残香絮,柳阴深了。
水绿春烟,墙红古岸,嫩阴催夕。
系棹门前,闲鸥道行客。
垂杨万缕,还认是、蛾眉颜色。愁绝。
塘外野风,作落花消息。明珰宝瑟。
依约芳踪,淮流共清澈。招魂荐饮,素月上瑶席。
谁和叩舷哀唱,隔浦数声渔笛。
问翠鬟何处,应在碧云天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