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露筋祠

水绿春烟,墙红古岸,嫩阴催夕。

系棹门前,闲鸥道行客。

垂杨万缕,还认是、蛾眉颜色。愁绝。

塘外野风,作落花消息。明珰宝瑟。

依约芳踪,淮流共清澈。招魂荐饮,素月上瑶席。

谁和叩舷哀唱,隔浦数声渔笛。

问翠鬟何处,应在碧云天末。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水绿烟、红墙古岸的宁静画面,夕阳映照下,嫩柳如丝,似乎在催促着时光的流逝。门前小舟停泊,闲适的鸥鸟仿佛在述说着过客的故事。垂杨轻柔,仿佛美人蛾眉,惹人怜惜。塘外野风吹过,带来落花飘零的消息,更添一丝愁绪。

词中提及明珰宝瑟,暗示着清雅的音乐与美好的回忆,淮水清澈,仿佛承载着往日的芳踪。月夜之下,人们举行招魂之宴,祈愿亡者安息。伴随着月光和渔笛声,哀婉的歌声回荡在水面,唤起无尽的思念。最后,词人遥问翠鬟(女子)的去向,她是否在那遥远的碧云之上?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黄燮清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清朝词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萤苑怀古

疏柳摇愁,夕阳催暝,可怜梦里芜城。

自琼花谢后,早粉黛飘零。

叹当日、河边士女,断燐衰焰,都化流萤。

问凄凉、谁吊黄昏,犹有箫声。

翠桡暂倚,玉钩斜、荒草青青。

算艳冢秋深,离宫夜老,留得残星。

不照画眉帘子,无聊处、雨灭还明。

诉兴亡遗恨,招凉人语疏灯。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水调歌头.偕李俭伯光溥、吴薇客敬义、李芷香鼎铭、郑颉苏如海诸同年及家菊人孝廉,曾月夜泛舟至惠山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

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

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

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

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

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一斛珠.珍珠兰

慰人寥寂。玲珑一串烟丝密。柔枝细蕊幽香别。

金谷楼头,凉夜正相忆。晚妆帘底疏星碧。

泪痕穿作连环结。枕函松落圆难觅。

粘上云翘,秋是露华滴。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西子妆.白莲

瘦怯凌波,娇怜试粉,破晓湖烟初醒。

婵娟隔水淡无言,照相思、一奁清镜。绡裳乍整。

算丰致、洛妃还称。弄明珠,问佩环月下,可堪持赠。

银塘静。白石栏干,雨洗残妆靓。

玉人睡起卷帘看,荡微风、扇罗香冷。秋魂自警。

叹心素、闲鸥难省。倩谁来,描写愁痕梦影。

形式: 词牌: 西子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