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简仲弥性唐克明苏训直

移疾还家暂曲肱,依然耐久北窗灯。

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旦过僧。

细雨佩壶寻废寺,夕阳下马吊荒陵。

小留莫厌时追逐,胜社年来冷欲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因病回家暂时休息,北窗的灯光依旧明亮。
心像春天归雁的湖泽,身体却像早起的僧人忙碌。
细雨中漫步寻找废弃的寺庙,日落时分下马凭吊荒芜的陵墓。
稍作停留不要嫌时间匆忙,如今的聚会冷清得如同寒冬。

注释

移疾:因病请假。
曲肱:弯着胳膊休息。
依然:依旧。
北窗灯:北边窗户的灯光。
心如泽国:心情如同湖泽中的归雁。
春归雁:春天归来的雁群。
身是云堂旦过僧:身体如同云堂中早起的僧人。
云堂:僧人的居所。
细雨佩壶:在细雨中手持水壶。
废寺:废弃的寺庙。
夕阳下马:在夕阳下下马。
吊荒陵:凭吊荒凉的陵墓。
小留:稍作停留。
莫厌:不要嫌弃。
时追逐:时间匆忙。
胜社:热闹的聚会。
冷欲冰:冷清得像冰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病中简仲弥性唐克明苏训直》。诗中表达了诗人因病请假回家后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感受。首句“移疾还家暂曲肱”描绘了诗人因病休养,暂时放下繁忙,轻松地倚着枕头的情景。次句“依然耐久北窗灯”则暗示了诗人即使在家中,也保持着读书或思考的习惯,北窗的灯光象征着他的坚韧与不息。

第三句“心如泽国春归雁”,以春天归雁比喻诗人的心境,暗示他虽然身体不适,但内心仍怀有期待和归乡之情。第四句“身是云堂旦过僧”则以云堂中的僧人自比,表示自己如同早起的僧人般平静淡然。

第五、六句“细雨佩壶寻废寺,夕阳下马吊荒陵”描绘了诗人雨中漫步,探访荒废寺庙,傍晚时分又骑马经过荒凉陵墓的场景,流露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情感。

最后两句“小留莫厌时追逐,胜社年来冷欲冰”劝诫朋友,尽管相聚短暂,但友情不应因时间的流逝而冷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闲适与深沉,以及对友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病少愈偶作二首(其一)

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

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疴方悔养生疏。

高门赫赫何关我,薄俗纷纷莫问渠。

羸疾少苏思一出,夕阳门巷驾柴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病少愈偶作二首(其二)

病入秋来不可当,便从此逝亦何伤。

百钱布被敛首足,三寸桐棺埋涧岗。

但恨著书终草草,不嫌徂岁去堂堂。

今朝生意才丝发,便拟街头醉放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去

病去身差健,秋高气渐寒。

未甘常伏几,时作一凭阑。

玉粒炊粳软,香尘捣药残。

欣然顾儿辈,灯下语团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病后自咏

狂豪扫去得衰残,数啜芳醪兴亦阑。

闭户交朋疏索尽,捐书日月破除难。

盘除鲜食生蔬美,衣耸吟肩束带宽。

赖有一条差自慰,高眠常到日三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