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群山护秦陇,转去转幽深。
岚气重压眼,秋光清彻心。
凭鞍吟绝壁,解带坐高林。
爱此岩泉好,临流浣俗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谷幽深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开篇“群山护秦陇,转去转幽深”两句,勾勒出一片层叠重迭、深不可测的山峦,给人一种探险未知世界的冲动。“岚气重压眼,秋光清彻心”则是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心理感受,山峦间弥漫的云雾如同厚重的帷幕,压迫着视线,而秋日的阳光却又给心灵带来了一份明净和澄澈。
“凭鞍吟绝壁,解带坐高林”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合,马鞍之上吟咏长啸,与山石相倾;而后则是解开束缚,坐在高耸的林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爱此岩泉好,临流浣俗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浣”,即洗涤之意,可能是在形象地表达诗人希望用这清澈的溪水洗净世间的尘埃,而“俗襟”则是指普通人的衣襟,这里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将这种纯粹的情感带给更多普通人。
整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颂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意境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
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
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
好须图善政,能为作诗传。
大热早复暮,幽居如火围。
更无风稍快,只有汗频挥。
袒露忧生客,沾濡怕熟衣。
何当生两翼,直近广寒飞。
万法一轩中,周回百座容。
曲燃薝卜久,横揭贝多重。
信士供晨钵,门人集午钟。
何时听雄辨,几柄换庭松。
闻有沙溪洞,公将柅使轮。
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石伞形容古,琳房气象春。
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