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泊浈阳峡中夜大雷电晓起对雨

禺阳帝子调黄钟,坐爱空山有来往。

昨朝宿雾隐飞来,自笑游踪何卤莽。

峡风忽讶失前津,浈水翻能汩归榜。

孤舟萍梗仰阴崖,敢以微躯触罔象。

夜深魂魄悸崩雷,便恐乾坤裂惊响。

群龙久困快一伸,火鬣朱鳞竞腾上。

地穷川岳疑变移,天远鬼神畏钩党。

岂知作剧向幽人,苦欲要遮纵欢赏。

晓披万瀑散晶明,烟放千林动萧爽。

芳春烂缦未过半,绝壁丹青划成两。

闲情留梦寄孱颜,冻雨为余洗怅惘。

殷勤更拟乞瑶笙,徐引回风送兰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赵执信的这首《阻风泊浈阳峡中夜大雷电晓起对雨》描绘了诗人夜间在浈阳峡遭遇风雨雷电的惊险经历,以及次日清晨雨后景色的变化。首句“禺阳帝子调黄钟”暗指诗人身处异乡,调弄着黄钟般的音乐,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通过“昨朝宿雾隐飞来”和“峡风忽讶失前津”展现了风雨突至的情景,诗人自嘲行程鲁莽。

雷电交加时,诗人内心惶恐,“夜深魂魄悸崩雷”,担心天地间会发生巨变。然而,雷雨过后,万物复苏,“群龙久困快一伸,火鬣朱鳞竞腾上”,象征着生机勃发。诗人欣赏着雨后的清新景象,“晓披万瀑散晶明,烟放千林动萧爽”,感叹大自然的壮丽。

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保持乐观,“芳春烂缦未过半,绝壁丹青划成两”,期待春天的美好还未结束。他将愁绪寄托于梦境,“闲情留梦寄孱颜”,并在雨后心境得到洗涤,“冻雨为余洗怅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借瑶笙和兰桨,让清风引领自己继续前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个人的漂泊之感,又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赵执信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一幅风雨雷电中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44)

赵执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书法家。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 字:伸符
  • 号:秋谷
  • 籍贯:晚号饴山老
  • 生卒年:shēn](1662~1744

相关古诗词

冒雨归自碧落洞夜泛浈江饮酒示门人田英德及同舟诸子

雨飐仙舟似在空,故教蜡炬照江红。

扶筇幸不虚灵境,载酒何辞信好风。

三月烟花荒徼外,二更宾主乱流中。

州民他日传遗事,莫唤闲身作醉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飞来峰

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

形式: 古风

晚晴过泰山下时将之江南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

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

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渡江舟中示儿逊

海日江烟弄晓晴,渔舟斜引乱帆轻。

旧游如醉三年觉,豪气和潮一昔平。

勋业已甘充水手,儿童但解问山名。

岂知摇落西风候,庾信频来赋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