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箭头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将白起破池赵,四十万众尽埋此,我手拿一只破旧的箭头目驰四荒,心鹜八极。黑处的如漆灰,白处的如骨末,红处的如丹砂,缕缕古血沾染铮铮铜铁,生成的铜花,那是千年地底血与土的兑化。
箭羽、箭竿已在凄风冷雨中腐蚀殆尽,只剩下,只剩下三棱箭头如狼牙。
在长平的荒原上,两马并驾,走过长平驿站之东,走过满是石子的田园,来到蒿草丛生的山坞之下。
平原的长风在吹刮,平原的日头在西挂。孤星冷月,寂寥无边,湿云漫布如黑旗猎猎,夜空混沌如鬼魅游移。
地底下,骷髅成堆,左魂右魄在哭啼。酪瓶倒尽,我把酒洒满地,羊羔烹尽,我把它摆整齐。国殇之众,久无人祭,地底之鬼,久受馁饥。
遥望四野,虫栖雁病,芦笋焦黄,满目凄然,旋风忽起,阴火明灭。是死鬼要感谢我祭祀的恩惠,还是来送客,知我不久将回。
千百年后来吊访的我呀!涕泗纵横,泣不成声。收起一只断裂、腐蚀的箭镞,这已经失去锋芒、满是裂痕的箭头啊!曾经穿坚入肉、伤人以毒。
我正低头沉思,而东城南山的骑马小儿郎;吆喝着要我掏金买竹,再把它配成攻坚刺钝的弓弩。

注释

丹水:丹河,发源于山西晋城高平市丹朱岭,南北贯穿全境,经晋城市郊区、焦作沁阳市汇入沁河。
白翎金竿:箭尾箭杆。
三脊:箭头隆起三脊,如狼牙状。
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
丸澜:泪流状。
簝竹:辟肉竹器。

鉴赏

这首诗名为《长平箭头歌》,出自唐代诗人李贺之手。李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笔触闻名于世,这首诗也不例外,充满了强烈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情感色彩。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悲壮而又神秘的景象。“漆”指的是一种黑色的东西,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箭头的颜色,“骨末丹水沙”则让人联想到箭头与血肉相结合,显得异常凄凉。而“古血生铜花”更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仿佛那些曾经战场上的鲜血已经凝固,化作了铜色的花朵,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消逝。

"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馀三脊残狼牙。"

“白翎”可能指的是箭的羽毛,而“金簳”则是箭头的装饰,这两样东西在雨中都变得毫无作用,显得异常凄凉。而“直馀三脊残狼牙”中的“直馀”形容箭的直和锐利,“三脊”可能指的是箭矢的三个部分,而“残狼牙”则让人想象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厮杀的野兽,现在只剩下了断裂的獠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这句诗中,“我寻平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遗迹的探寻和追忆,“乘两马”则是行动的方式,而“驿东石田蒿坞下”中的“驿”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邮站,而“东石田”、“蒿坞”则形容了一个荒凉的地方。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感。“风长日短”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觉,“星萧萧”则让人想象到夜晚繁星点缀的天幕。而“黑旗云湿悬空夜”中的“黑旗”可能是战争的标志,而“云湿”则形容了一种潮湿和阴郁的气氛。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这两句诗中,“左魂右魄”让人联想到一种古老的巫术或宗教仪式,而“啼肌瘦”则形容了一种生灵的哀弱。“酪瓶倒尽”可能是指一种祭祀行为,而“将羊炙”则是一种食物的准备,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这两句诗中,“虫栖雁病”让人联想到一种生灵的疾病和衰弱,而“芦笋红”则可能是指一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回风送客”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感,而“吹阴火”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生活场景。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这两句诗中,“访古”表达了对历史的探寻和追忆,“汍澜收断镞”中的“镞”可能是指箭头,而“折锋赤璺曾刲肉”则让人想象到战争中的残酷和武器对生命的侵害。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这两句诗中,“南陌东城”形容了一个地方,而“马上儿”可能是指一种行走在马上的生活状态。“劝我将金换簝竹”则表达了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可能暗含着对某种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箭头和战场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形式: 古风

仙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形式: 古风

代崔家送客

行盖柳烟下,马蹄白翩翩。

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兰香神女庙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

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

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

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

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

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

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

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

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

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

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