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麈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贷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这位才子非常机敏,常来书斋与我交谈。
因为工作出色被上司赏识,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家庭团聚。
如同东山的瑰宝,应当珍爱自身,像伯玉那样在中年时就去除不正当的行为。
他的事迹说出来实在令人尊敬,虽然财物耗尽,但仍能借金回家。

注释

佳哉:赞美。
茂士:才子。
颇:相当。
圆机:机敏。
萧斋:书斋。
麈挥:交谈。
官长:上司。
见知:赏识。
职业:工作。
庭闱:家庭。
东山至宝: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身当惜:应当珍惜。
伯玉:指人名,比喻有德行的人。
力去非:去除不正当行为。
一事:一件事。
真可敬:实在令人尊敬。
罄矣:耗尽。
贷金归:借金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标题为《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黄士奇的赞美和不舍,以及对其孝顺行为的肯定。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麈挥。" 这两句描绘了黄士奇的形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德行圆满的人,常去寺庙(萧斋)拜访高僧(麈挥),显示出他的修养和品性。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黄士奇因为公务而被人所认识,这也反映了他在职场上的声望。后一句则表达了对拥有家庭和安稳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这两句诗中提到的“东山至宝”可能是指黄士奇自己,而“伯玉中年力去非”则是在劝诫他珍惜时光,莫让青春白驹。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贷金归。" 这两句表达了对黄士奇送双亲回家这一行为的赞许和敬佩,以及对于他的孝顺之心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朋友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德高尚、孝道兼备的一种深切赞美。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峡山和东坡韵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蒲涧和东坡韵

四时冰柱湿风前,绝顶飞来一派泉。

瘦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

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

闲日频游归复梦,结庐曾许蹑坡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蒲涧滴水岩观瀑

与可人游五四并,快风吹面洗炎蒸。

鹿巡夹道千章木,猿挂垂崖百尺藤。

石室横琴清振玉,壶瓢酌水冷调冰。

瀑帘雨后笼山阔,不许尘埃俗耳听。

形式: 七言律诗

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人生天地间,本是同胞出。

贵贱与贤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师,朝廷设官职。

凡百有司存,各欲尽其责。

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

广南十四州,官吏几满百。

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

大桀作威福,小桀肆蝥贼。

周兴而爪牙,郤超而宾客。

君禄君忍欺,天民天弗恤。

贪饕事篚苞,残忍尚徽纆。

可怜田舍翁,骈首膏斧锧。

可怜富家儿,鞭背遭黥墨。

怒气剧炎火,谗言易转石。

恩门甘仰面,墦间争屈膝。

喑哑一世人,天高云雾黑。

岂无贤大夫,留此一线脉。

堂堂西蜀翁,愤气填胸臆。

尚友周濂溪,拙矣谋身策。

念我同胞人,罹此操戈厄。

苦语为平反,片言天可质。

细阅拙录篇,事事皆阴骘。

孟子谓非人,由其无隐恻。

此翁仁者勇,奸谀诛以笔。

天道本昭昭,彼巧竟何益。

吾皇本好生,桁杨西列棘。

安得百于公,落落参邦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