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坐》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山中寺庙内夜雨中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听雨山中寺”,点明地点与情境,雨声在山寺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萧条对佛灯”一句,通过“萧条”二字,渲染出一种清冷、空旷的感觉,而“佛灯”则为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信仰的光芒。
“春怀偏恼客,野兴未嫌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思绪让旅人感到烦恼,但对自然的热爱并未因寺庙的环境而减少,反而在僧侣的陪伴下找到了新的寄托。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雷似千峰动,泉应一夜增。”雷声仿佛在群山之间滚动,泉水似乎在一夜之间增多,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夜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与丰富。
最后,“壮心方激烈,静坐欲飞腾。”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静谧之中,但内心却充满激情与渴望。这种矛盾感,既是对当前环境的反思,也是对未来行动的期待。
整体而言,《夜坐》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