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一)

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

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

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

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开篇即以“独”字点出诗人孤独登楼的情境,与“孤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古茶”二字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泬寥秋色在天涯”一句,将视线拉远至辽阔的天边,秋色与天涯的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颔联“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壮丽景象。赤城日落,仿佛悬挂在天空中的巨大鼓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紫逻峰的高耸,则预示着挑战与希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则转向对人间百态的观察。草泽中有人在歌唱《麦秀》,这歌声或许是对生活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而“风霜无地护兰芽”则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尾联“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以云边的翅膀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像那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一问,既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所有读者的启示,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二)

云中高枕石为床,万事无如静括囊。

人到老年閒悄悄,月当中夜露堂堂。

纸衣补就云千片,铁笛吹残水一方。

多少旧游许相过,出门无那路迂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三)

一般啼鸟两般声,半日浓阴半日晴。

马麦满盘随饮啄,雀罗当径任纵横。

閒身懒就三台舞,瘦骨那堪五鼎烹。

何事不抛文字去,尚留夙习送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四)

閒门秋水日清泠,万竹交加抱一亭。

过客未须寻路入,高歌谁许隔墙听。

坐看精卫填东海,翻笑鲲鹏化北冥。

老去渐知生意少,夜来添火读黄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五)

占得孤峰最上层,断崖绝壁少人登。

黄猿独坐啼清昼,白鸟群飞立古藤。

借地百年聊作客,出门千里不逢僧。

老来空有名山约,拨草瞻风愧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