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豕行

淄川老翁善牧豕,朝朝暮暮豕边伺。

天子一日诏书下,老翁杖策君门试。

天子顾之颜色开,待诏金马何雄哉。

拔起草莱事明主,长辞尔豕心徘徊。

老翁曲学世所贱,老翁致身捷如电。

峨峨丞相践台阶,列土平津重主眷。

东阁讵有贤人来,分茅曾未由折箭。

君不见广川醇儒董仲舒,江都胶西遍曳裾。

又不见濮阳名卿汲长孺,淮阳卧治泣如雨。

公孙学术殊不同,天子亲幸全初终。

区区岂因对策工,辕固老人洵冥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牧豕行》由清代诗人严勋所作,描绘了一位善于牧猪的老人在朝廷中的命运转折。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老翁从平凡的牧猪生活到被天子召见,最终成为高官的过程,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士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老翁与猪群相伴的生活,随后天子的一道诏令改变了他的命运。老翁被赋予重任,步入金马门,成为天子的待诏。这一转变象征着机遇与命运的突然降临。诗中通过“拔起草莱事明主”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老翁从草根到受到君王青睐的转变。

接着,诗中提到老翁的仕途迅速攀升,甚至达到了丞相的高位,享受着封地和君主的恩宠。然而,诗中也暗示了这种快速升迁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东阁讵有贤人来,分茅曾未由折箭”两句,表达了对传统选拔制度的反思。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董仲舒、汲长孺等人物,以及公孙弘、辕固等学者的不同命运,探讨了个人学术与政治生涯的关系。诗中强调了“区区岂因对策工,辕固老人洵冥鸿”,即个人的命运并非完全取决于学术能力或应试技巧,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机遇、性格、际遇等。

整体而言,《牧豕行》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命运变化的诗歌,也是对古代社会中士人命运、学术与政治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

严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怀览民弟

黯黯登临日,萧萧风雨来。

愁心驰冀北,极目望金台。

游子悲摇落,穷途哭草莱。

鲛人珠的皪,荆客玉摧颓。

造物殊无意,乾坤弃不材。

浮名消岁月,事业等尘埃。

踯躅燕山道,徘徊易水隈。

黄金知已罄,白发定相催。

迢递三千里,凄凉九日杯。

壮心虽未掷,落魄实堪哀。

对菊应多恨,悲秋赋必裁。

亲知多不遇,襟抱有谁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乙将军歌题刘公㦷所作传后

乙将军,真天人。烈如南霁云,又如雷万春。

冒重围,入孤城,出孤城。

部领二百骑,出入风雨旋雷霆,谁能从之曰张衡。

将军起列校主将,陷阵单骑拔之推,主帅上马短兵接战身步行。

乙将军,真天人。初?黄得功,后?史道邻。

面中飞矢屹不动,扬州化作睢阳城。

将军战死旧城下,谁能传之昌黎文。

形式: 古风

余学画于汤子三年见其画水入妙自谓颇得其意作画水歌

宋公画山得山骨,五百年来纸犹湿。

米公画山不画山,晴天雨天推烟鬟。

汤子画水亦如此,十日五日袖五指。

忽然倒峡与奔流,幻出澄江对窗几。

画涛画雪兼画冰,低头听之声泠泠。

老人事过即忘却,惟此欲忘心不能。

古来多少餐霞客,误落尘中人不识。

汤家水,米家山,只在虚无缥缈间。

说与世人皆大笑,五百年来称二妙。

形式: 古风

送徐臞庵游天目二首(其一)

送君西去踏丹梯,直上青天白日低。

云海茫茫看不辨,一条界破是苕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