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十六)春晓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

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愁春来暮仍愁暮。

受却寒无数。年来无地买花栽。

向道明年花信、莫须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感慨。"轻衫倚望春晴稳"一句,以轻薄的衣衫和倚立的姿态,传达出诗人在晴朗的春日里享受着温暖阳光的悠闲心情。然而紧接着的"雨压青梅损"则是对春天不稳定气候的一种描写,雨水压弯了青色的梅花枝条,使其受到了损伤。

"皱绡池影泛红蔫"一句,更进一步展现了春日景色中的细节,池塘的倒影中飘浮着皱褶的荷叶和泛起的红色落英,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诗人的目光不仅停留在静态美景上,更关注了动态变化,如"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所描述的天空中浮动的云朵和远处山峦轮廓如同炉中的袅袅炊烟,都是对春日多变景象的细致捕捉。

接下来的"愁春来暮仍愁暮。受却寒无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春天易逝的忧伤和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预感。诗人似乎在诉说,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终究会过去,而接踵而至的是无尽的寒意。

"年来无地买花栽。向道明年花信、莫须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珍视。他似乎在说,即使岁月流转,我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去种植这些美丽的花朵,希望它们能够自行生长,不必等待外力。这样的情感流露,更深化了诗中的春意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忧伤的春日画面,是一首典型的咏春诗。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等闲相约是看灯。

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朱门帘影深深雨。

憔悴新人舞。天涯海角赏新晴。

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五)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

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

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

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

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其四)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