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涨

建瓴章、贡水,一雨两江通。

列舰冲潮乱,孤城听吼雄。

响高天上怒,波急月中红。

此际楼船发,乘风好奏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江涨》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描绘了江水暴涨的壮丽景象与磅礴气势。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壮观。

首句“建瓴章、贡水,一雨两江通”,以“建瓴”形容水流如屋檐滴水般倾泻而下,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后江水暴涨的情景,同时“两江通”则暗示了江水的浩荡与连通性,预示着水量的充沛。

接着,“列舰冲潮乱,孤城听吼雄”,通过“列舰”与“孤城”的对比,展现了江面的繁忙与城市的静谧,同时“冲潮乱”与“听吼雄”分别从动态与静态角度描绘了江水的汹涌与城市在洪水中显得更加坚韧不拔的形象。

“响高天上怒,波急月中红”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水的气势与色彩。高空中回响着江水的怒吼,波涛汹涌,月光下波浪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不仅表现了江水的澎湃,也赋予了画面以视觉冲击力。

最后,“此际楼船发,乘风好奏功!”表达了诗人对江水力量的赞叹与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精神的颂扬。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人类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精神的肯定。

整体而言,《江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水暴涨的壮观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类精神力量的赞美。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其一)

鶗鴃初鸣村雨斜,吉州烽火暗天涯。

留侯借箸身多病,庾信伤心鬓早华。

半夜吹灯重煮药,三春掩袖忍看花。

扣舷泪溅双流水,渭北、江南何处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其二)

江高响急客愁新,白舫青囊又浃辰。

辛苦樯鸠勤祝雨,浮沈波鸟漫亲人。

篙师水调声声楚,军吏边装处处秦。

旌节淹留缘底事?羽书今已隔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其一)

万里南奔客,捐躯已一年!

可怜遗稿在,犹荷故人编。

佳句风尘得,穷途意气偏。

平生文散尽,留取姓名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其二)

北阙上书罢,梦魂空入关!

正逢南渡日,羞厕进贤班。

童仆依人在,家乡望汝还。

江头殡旅榇,谁与返秦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