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二)

翳翳荒烟合,村家近晚餐。

犬偎日阳短,鸟啄木声乾。

暗牖寂已暝,茅檐低正寒。

闲愁方岁晏,触次亦无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乡村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首句“翳翳荒烟合”,以“翳翳”形容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景象。接着“村家近晚餐”,点明时间,暗示村民们即将结束一天的劳作,开始准备晚餐,生活气息浓厚。

“犬偎日阳短,鸟啄木声乾。”这两句通过犬和鸟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冬日傍晚的宁静。犬在阳光逐渐消失的时刻依偎着温暖,鸟儿在木头上啄食的声音也显得格外清晰,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画面。

“暗牖寂已暝,茅檐低正寒。”“暗牖”指昏暗的窗户,“寂已暝”意味着夜幕已经降临,村庄一片寂静。“茅檐低正寒”则描绘了冬日寒冷的环境,茅草屋檐在夜晚显得更加低矮,寒气逼人,但这种自然环境并未破坏村民们的安宁生活。

最后两句“闲愁方岁晏,触次亦无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慨。在年末岁尾,人们或许会有些许闲愁,但这愁绪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源于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这种愁绪也是对过去一年生活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三)

暄时此亦静,寒月更须闲。

野客雪中去,村僮城里还。

新书借未读,旧句定犹删。

聊复倚藤杖,门前看暮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四)

贫后依荒坞,忧来行近园。

雀争墙外树,牛入路旁村。

日落昼风止,烟寒冬岭昏。

樵人归又晚,深巷叩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五)

盥漱临堂户,清霜日气澄。

炉灰留夜火,砚水结晨冰。

事少常如客,情多始羡僧。

疏慵生自惯,何处著人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六)

茅堂耽夜坐,布被恋朝眠。

诗句还随历,身名不称年。

森沈残腊日,错莫早阴天。

只对陶公集,闲哦饮酒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