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震都官监渭州酒韩近悼亡

士师每失官,未始有忧愠。

园吏既丧妇,何尝复嗟愤。

二子道义胜,一与天理顺。

之人乃其徒,心迹两相近。

区区赴穷塞,而使卖官酝。

胸中浩然者,俗口不得问。

好军此开府,遇士以恩信。

若访禦戎策,请为讲三阵。

形式: 古风

翻译

法官每次失去官职,从未有过忧虑愤怒。
园丁失去了妻子,也未曾再哀叹悲愤。
这两人道德胜过常人,一个行为符合天理伦理。
他们这样的人,内心和行为都相似。
他不畏艰难,却被迫售卖官职的酒酿。
胸怀坦荡的人,世俗之言无法触及。
他喜好军队事务,对待士人以恩惠信誉。
如若询问军事策略,他会讲解三阵之法。

注释

士师:法官。
失官:失去官职。
忧愠:忧虑愤怒。
园吏:园丁。
丧妇:失去妻子。
嗟愤:哀叹悲愤。
道义胜:道德高尚。
天理顺:符合天理。
徒:同类。
心迹:内心和行为。
区区:不畏艰难。
穷塞:艰难之地。
卖官酝:售卖官职酒酿。
浩然:坦荡。
俗口:世俗之言。
开府:喜好军队事务。
恩信:恩惠信誉。
禦戎策:军事策略。
三阵:古代战阵战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人文同所作,名为《送韩震都官监渭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其品德的赞赏。

"士师每失官,未始有忧愠。园吏既丧妇,何尝复嗟愤。" 这两句写的是韩震都官在面对仕途挫折与个人悲痛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忧愁或愤懑。

"二子道义胜,一与天理顺。之人乃其徒,心迹两相近。" 这几句则赞美韩震和另一位士人的品行高尚,他们的心性与宇宙间的自然法则相合,与某位士人在精神上有着不解之缘。

"区区赴穷塞,而使卖官酝。胸中浩然者,俗口不得问。" 韩震即将前往偏远之地任职,而文同却嘱咐他要保持内心的纯洁,不为世俗的功名所动摇。

"好军此开府,遇士以恩信。若访禦戎策,请为讲三阵。"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韩震未来任职的美好祝愿,以及文同愿意与他探讨军事战略之意。

整首诗语言古朴优美,充满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其品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窦佥判同年

冰霜满清汉,此地送君归。

天涯作远别,怀抱殊依依。

短亭临灙水,杨柳长条稀。

道傍有寒梅,幽香扑人衣。

折以持赠君,爱之含春晖。

酒罢不可留,晚鸿随马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郡斋水阁闲书.北岸

曲榭红蕖影上,圆庵绿筱阴中。

门外何人会画,故来写作屏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骆谷

高峰偃蹇云崔嵬,层崖巨壑长峡开。

龙蛇纵横虎豹乱,古栈朽裂埋深苔。

行人侧足恐惧过,飞鸟敛翅哀鸣回。

君不见德宗注意用奸慝,大驾从此苍黄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冤妇行

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

淑性自天与,少小传令嘉。

孝爱亲党重,巧慧闾里誇。

其母最娇怜,看若眼下花。

自从挣冠笄,未始离窗纱。

读书佩箴戒,举止无纤瑕。

求媒不自审,得婿非良家。

如以琼树枝,使之并蒹葭。

忆初行嫁时,遗赠矜豪华。

明珠蹙袿裾,杂宝装簪珈。

馀赀讵可数,但较辇以车。

其姑本寒种,贪壑常谽谺。

得妇不问好,求索惟无涯。

侍奉四五年,叫物愈饿鸦。

百欲一不应,用毒同虺蛇。

岂惟被诟辱,抑亦遭笞挝。

驰使执贱役,课责日夜加。

手指尽秃瘃,鬓发仍髟髿。

一旦不任事,病骨枯若槎。

委顿卧在床,尚尔磨怒牙。

既死亦不顾,但恣攫且拿。

闻之道路人,涕泗而咨嗟。

养女择所适,此事宁轻耶。

家法要相委,在迩不在遐。

娉礼贵得中,尚约不尚奢。

尊章若慈仁,至死甘苧麻。

请看西邻女,一失千里差。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