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间所挂山水图

老骥无能空在闲,苜蓿既饱思行山。

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

云烟濛濛心共远,草树阴阴日将晚。

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

凉风彷佛飞清霜,奉身九折思王阳。

嗟我胡为不自爱,逐物颠倒轻馀光。

瓜篱活计知何日,相对无言搔短发。

芒鞋竹杖请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马无用只能闲居,吃饱苜蓿便想翻山越岭。
谁知道这八幅画面分成了前后,仿佛能跟随我走遍百里山路。
云雾缭绕,心随远方,夕阳下草木阴暗。
溪边传来一声幽鸟鸣叫,千年时光似春回叠嶂之间。
微风吹过,仿佛带来清凉霜降,想起王阳,心中感慨。
哀叹我为何不爱惜自己,被外物牵绊,忽视了余生时光。
何时才能过上瓜田生活,与你相对无言,只挠头思虑。
穿着草鞋竹杖,请随意生活,我心坚定如磐石。

注释

老骥:老马。
苜蓿:一种草。
八幅:画面或景象。
恍如:仿佛。
凉风:微风。
王阳:可能指代某位尊贵的人或理想。
胡为:为何。
轻馀光:忽视剩余的时光。
瓜篱:简朴田园生活。
活计:谋生之事。
皎皎:明亮洁净。
真匪石:像磐石一样坚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状态。开篇“老骥无能空在闲”两句,通过对一匹无法战斗的老马的描述,隐喻自己年华已逝,无力回天,但仍旧保持着对远方山川的向往之情。

“苜蓿既饱思行山”则是说虽然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满足,但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渴望无法抑制。紧接着,“谁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诗人通过对挂在墙上的一副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美好风景的无限向往,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云烟濛濛心共远,草树阴阴日将晚”两句,勾勒出一幅天色渐暮、山林蒙蒙的画面,诗人的心随着这自然景象而飞扬,感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宁静。

“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则通过幽深之鸟的鸣叫声,传递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力的更新,似乎听到历史长河中的回音,山川依旧,岁月更迭。

“凉风彷佛飞清霜,奉身九折思王阳”两句,诗人感受到了凉爽的秋风如同薄雾一般笼罩在身上,而心中所挂念的是那遥远的王阳峰,山路曲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嗟我胡为不自爱,逐物颠倒轻馀光”则是一种自责和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往往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对自己的珍惜和关爱,内心世界被世俗之光照得迷离。

“瓜篱活计知何日,相对无言搔短发”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在瓜畦边计算着日子,却不知何时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是在无声中轻抚头发,显得有些茫然。

最后,“芒鞋竹杖请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则是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穿上草编的鞋子,拿着竹制的拐杖,邀请自己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自由和宁静。这里的“皎皎吾身真匪石”表达了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诗人明白自己的本质并非坚硬如石,而是需要在自然中寻找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图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是一篇集哲理与情趣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薙草

宿草竞春力,阶除日青青。

何心愿滋茂,薙去辄复生。

一气养万类,兰药尽勾萌。

何当纫余佩,采采撷芳英。

形式: 古风

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

我忆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龙怒。

大浪崩腾舞我舟,尾胁蜿蜒束吾橹。

怒声如雷雷火烈,腥风鼓天天如雾。

我观蛟龙等一戏,众面仓惶独无怖。

平生忠信天自知,死葬江鱼未应误。

须臾水天碧镜净,顺风入帆风若御。

历阳古岸舣荒亭,寒云澹澹依江树。

江南山水天下奇,更在江山奇险处。

朱门玉窗带青嶂,想见君家傍烟屿。

我今西来二十年,梦寐江南见幽趣。

夫君何为抱奇术,轻去故乡踏长路。

胸中秀气未甘蛰,欲继君平齐季主。

术高不肯等闲售,惟喜遨游卜卿辅。

尔来山郭坐空馆,怜我困穷为推数。

阅人多矣君自信,归去来兮余已悟。

少年飞动已知非,老来忧患宁堪顾。

壮时犹愧不如人,岂复衰残彊驰骛。

傥来轩冕任去留,纵有功名逼迟暮。

箕山之阴颍水湄,二顷荒田安?亩。

曲肱饮水吾自乐,乘坚齿肥乌足慕。

吾生贫贱吾自知,不解胁肩求贵富。

我如富贵当蚤得,已可通侯封万户。

惟有退身可自如,造物哀怜应不拒。

扁舟常系屋南溪,会当乘兴江南去。

形式: 古风

赠钱之道子武昆仲

青冥联翼鹄,志节傲云机。

凶变家多难,年荒岁愈饥。

运乖生事拙,贫病壮心违。

蚤岁忧虞少,今春弟妹归。

气悲縻骆马,心感动摇徽。

命矣无伤已,时哉叹式微。

自从中夏瘦,半减去年肥。

气槩摩天鸷,文华耀日翚。

饮川容鼹鼠,障日让犁犩。

南亩时躬稼,虚堂昼掩扉。

有秋缘力穑,高节本知几。

路入东城远,人行北道稀。

树头云蔼蔼,草际蝶馡馡。

古岸连樊圃,秋城秀蕨薇。

断洪流滓泞,独木过攲巍。

䆉稏香纷馥,菰蒲绿映围。

访君非旦旦,相见亦依依。

为问奚为乐,言他复谓譩。

孝思诚辟色,傃隐始深讥。

不见前贤者,何尝虑世非。

浩歌行拾蕙,雩咏浴于沂。

俨雅诚诗社,凄凉近钓矶。

夜阶鸣蟋蟀,秋砌响蛜蝛。

竹坞留残月,林虹带落晖。

龟翻朝露叶,鱼动落莲衣。

诗句时评品,曹刘幸发挥。

鲛人龙颔宝,海客蚌胎玑。

子意将全美,余心久所睎。

众人皆捲舌,高论独其颀。

掩月蟾蜍泣,飞霜蕙草葳。

鲸鱼翻海浊,水碧带鱼飞。

正可夷崧岱,公何愧隐扉。

刚明文豹节,升降二龙旂。

月满星藏彩,霞升燎有辉。

愁魔攻肺腑,危坐复歔欷。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邃经堂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

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

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

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

自试文石陛,伫召承明庐。

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

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

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

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

春洲生兰苕,寒溪脱红蕖。

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

上方宵旰暇,夜殿诵子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