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夏日应令诗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生活图景,通过对比鲜明、意象丰富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开篇两句便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夏季的热烈气息,朱红色的窗帘和翠绿的室内装饰共同营造出一种隔绝外界炎热、享受室内凉爽氛围的意境。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接着,诗人转向描绘夏日的天气特征,用“五月”指代夏季,用“炎蒸气”形容高温,而“三时刻漏长”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夏日悠长的白昼似乎让时间变得更加缓慢。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这两句诗展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变化,“麦随风里熟”描绘的是谷物在微风中成熟的景象,而“梅逐雨中黄”则是对梅花在夏雨中悄然开放的情形。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这两句诗转向了人们对抗暑热的日常生活细节,“开冰”和“带井水”暗示着夏季用冰镇凉的方式降温,而“和粉杂生香”则可能指的是使用香料或花朵来调和空气,使其变得清新宜人。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这两句诗通过对服饰和扇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夏日的意境。衣物吸附了香蕉叶的清香,而扇子则是夏季不可或缺的用品,用以驱散炎热。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这两句诗再次回到了自然界的观察,“早菱”和“初莲”都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精细描绘,表现了夏季生物的活力与美丽。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愿陪仙鹤举”是对灵鹤(仙鹤)的一种向往,而“洛浦听笙簧”则是在设想一种在洛水之滨聆听乐器之声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热情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享受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

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

翻逢积翠浪,更识昆明灰。

猿啸风还急,鸡鸣潮即来。

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

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自识昆明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奉和赐曹美人诗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

形式: 古风

奉梨诗

接枝秋转脆,含情落更香。

擎置仙人掌,应添瑞露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