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哀倅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

去郡于兹十八年,欢传良牧出藩宣。

更烦逸骥康沂海,会见灵禽下颍川。

绝喜铃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无欢。

此行未论胶东赏,且作廉丞亦自贤。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离开这里已经十八年,百姓欣喜地传扬着好官出巡的消息。
期待骏马在康沂海畅游,神奇的飞禽也会从颍川降临。
特别欢喜铃斋有了新的助力,别嫌弃玉局虽然清冷但也有欢乐。
这次出行暂且不提胶东的美景,作为廉洁的县令已足够贤明。

注释

于兹:在这里。
十八年:多年时间。
良牧:优秀的官员。
出藩宣:出巡宣扬善政。
逸骥:杰出的马。
康沂海:康水和沂水流域。
灵禽:神奇的鸟。
颍川:地名,古代地区。
铃斋:官署名,可能指书房或办公室。
新有助:新来的助手。
玉局:可能指棋局或官署,比喻清冷。
冷无欢:清冷没有热闹。
胶东赏:胶东地区的美景或赏赐。
廉丞:廉洁的县令。
自贤:自我认为贤能。

鉴赏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哀倅方岩仲并呈太守汤息庵》。从内容上看,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其美好品质的赞扬。

“去郡于兹十八年”一句,点明时光流转,已有十八年的光景,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欢传良牧出藩宣”,则是表达对友人的称颂和期待,希望其能像优秀的牧羊人一样,在外部世界中发挥作用。

“更烦逸骥康沂海”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闲适自得的良马,意在赞美其才能和品质。紧接着,“会见灵禽下颍川”,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能够如同仙灵一般,在精神上获得升华。

“绝喜铃斋新有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支持和帮助感到的极度喜悦。接着,“莫嫌玉局冷无欢”,则是在提醒自己或他人,不应因物质环境的冷清而影响心情,因为内在的纯洁如同玉器一般,始终能够保持其价值。

最后两句“此行未论胶东赏,且作廉丞亦自贤”是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自我评价。虽未提及具体的地名“胶东”,但通过“未论”二字,可见诗人对于朋友未来成就的期待;而“且作廉丞亦自贤”,则是在强调即便在平凡的职位上,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友人的美好品质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

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来岁亲朋迎画绣,病翁亦出至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徐鼎夫用庐陵通守博士戴文韵

一春风雨郡斋寒,荒了麻姑老子坛。

吏抱文书排闼至,客携诗卷退衙看。

愁来镜里丝难染,老去胸中锦已残。

若棹扁舟见安道,为言岁晚习申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海丰薛县尉

境与潮阳接,传闻盗已平。

丁男无转徙,弧卒有来迎。

东作千村急,南官几个清。

廉材遗训在,努力继家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尉侄

忽有先驱至,相迎看武夷。

尉尤去民近,汝勿叹官卑。

不必求三步,惟当戒四知。

要令人刮眼,云是挺之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