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十寻思拟学仙,蹉跎已过古稀年。
一生只作邯郸梦,枕上奇方秘不传。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的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追和四绝》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自我反思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三十寻思拟学仙",他年轻时曾怀揣着追求长生不老、成仙的梦想,然而"蹉跎已过古稀年",时间无情流逝,他已经步入老年。"一生只作邯郸梦",暗指他的理想如同邯郸学步,最终未能实现,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最后一句"枕上奇方秘不传",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暗示了他并未找到真正的仙法或长寿之术,只能将这些神秘的秘诀留在梦境之中,无法与人分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人生短暂与理想的落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文士多婴疾与贫,浩然东野即其人。
唱酬从此诗筒简,炮炙时于药裹亲。
卧看山云起石根,意行随犬至前村。
廛居自是无人识,何必移家上鹿门。
黄田西望历阳城,风水萧萧数日程。
纸上陈言刊落尽,沧浪时听棹歌声。
老人白帽子青衿,二水相滋兑泽深。
易学已随丁氏去,金兰何日慰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