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寄奉聊城相国”为题,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联“龙卧鸿遵事岂轻,惜将独乐著园名”,以“龙卧鸿遵”比喻朋友的隐居生活,虽看似闲适,但其中蕴含着不凡的志向与追求。“惜将独乐著园名”则表达了对朋友独自享受生活之乐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品格的敬佩。
颔联“为山吐饭延云物,共水和羹燮月情”,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生活的雅致与高远。通过“为山吐饭”、“共水和羹”等细节,展现了朋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而“延云物”、“燮月情”则更显出其超脱世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颈联“仙宰书厨多脉望,长安肉味少仓庚”,运用了“仙宰”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赞誉。同时,“长安肉味少仓庚”一句,以长安的繁华与仓庚(一种鸟)的稀少形成对比,暗示了朋友在喧嚣尘世中保持清高自守的品质。
尾联“召公耇造今如此,何日周郊闻鸟鸣”,以古代贤臣召公的长寿与智慧为喻,表达了对朋友年高德劭、智慧非凡的钦佩之情。同时,通过“何日周郊闻鸟鸣”的疑问,寄托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享宁静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生活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与超凡境界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