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日焚香却袢暑,只此于君愧典刑。
莫怪慇勤问元朗,此心要自渴沧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作品《和陈叔易见寄》。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终日焚烧香料以驱散炎热,表达了对友人陈叔易的敬仰之情以及自我期许的高洁之心。"愧典刑"暗指自己无法与陈叔易的高尚行为相比,而"慇勤问元朗"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贤者的仰慕和请教之意。最后两句"此心要自渴沧溟"更是揭示了诗人渴望如沧海般深广的学识和胸怀,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寓含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修养追求。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五世衣冠盛本朝,宁论妻织与儿樵。
顾予始就山居乐,未放诗书便泬寥。
蔼蔼天孙作晓岚,为嫌俗骨遣教还。
仙儿堕处真堪惜,只在含眸一笑间。
荷盖点溪三数叶,藤稍绕树几千层。
投閒更与高人约,重抱琴来听广陵。
渚蒲淅淅风犹急,岸柳纤纤雨尚馀。
栖鹭宿鸥浑去尽,溯溪还有两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