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观象阙待漏

残雪初睛后,鸣珂奉阙庭。

九门传晓漏,五夜候晨扃。

北斗横斜汉,东方落曙星。

烟氛初动色,簪佩未分形。

雪重犹垂白,山遥不辨青。

鸡人更唱处,偏入此时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雪后初晴时,我身着华丽马蹄声,朝拜皇宫。
从京城九门传来清晨的滴漏声,我在五个夜晚守候着早晨宫门的开启。
北斗七星横斜在银河之上,东方天空中最后一颗曙星正缓缓落下。
天际刚刚泛起微光,远处官员们的佩饰尚未能看清轮廓。
虽然雪已厚重但仍依稀洁白,远方的山峦因天色尚早无法辨别其青翠之色。
鸡人在更换报时之时,此刻我格外专注地聆听。

注释

残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雪。
鸣珂:指身着华丽马蹄声,比喻官员上朝。
奉:朝拜,进献。
阙庭:皇宫,朝廷。
九门:古代京城的九座城门,这里代指整个京城。
传:传来,传播。
晓漏:清晨的滴漏声,古代用以计时。
五夜:五个夜晚,可能指连续守夜的时间。
候:等候,守候。
晨扃:早晨宫门的开启,扃指门户。
北斗:北斗七星,天象之一。
横斜:呈横向倾斜状。
汉:银河。
东方:天际东方。
落曙星:最后一颗即将消失的启明星,象征拂晓。
烟氛:云雾,天边微弱的光线。
初动色:刚刚开始显现出颜色变化。
簪佩:官员们头上的簪子和身上的佩饰,代指官员群体。
未分形:尚未能看清轮廓,形容天色尚早,视线模糊。
雪重:雪堆积得厚重。
犹:仍然,尚且。
垂白:形容雪尚未融化,依然保持白色。
山遥:遥远的山峦。
不辨青:无法辨别其青翠的颜色,因为天色尚早,视线不清。
鸡人:古代负责报时的官员,以鸡鸣为号。
更唱:更换报时,可能指从夜晚到清晨的报时转换。
处:时刻,时段。
偏入:特别进入,格外注意。
此时听:在此刻专心聆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夜的静谧图景。诗人在初晴后的残雪中,聆听着宫阙中的鸣珂声,等待着凌晨宫门传递的漏刻声响。九个城门的清晨时分,以及连续五夜守候的晨曦与关闭的大门,都显露出诗人在这静谧而寒冷之夜所体验到的时间流逝和空间闭塞。

北斗横斜穿过汉室,东方天际渐现曙光之星,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推移和宇宙的奥秘。而烟霭初起时的色彩尚未明显,簪佩(古代妇女的首饰)也还没有清晰可辨的轮廓,这些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雪花依旧浓重,如同白绢一般垂挂在枝头;远处山峦由于雪色与天际相接,难以分辨其青绿之色。鸡鸣人声在这静夜更显得突出,而诗人偏爱在此刻聆听这些声音,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深夜才能体验到独特的宁静和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夜宫阙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空间氛围的精妙捕捉,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张少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窟诗.赠十娘

人去悠悠隔两天,未审迢迢度几年。

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仙窟诗.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

仙人好负局,隐士屡潜观。

映水菱花散,临风竹影寒。

月下时惊鹊,池边独舞鸾。

若道人心变,从渠照胆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游仙窟诗.别十娘

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

眼下千行泪,肠悬一寸心。

两剑俄分匣,双凫忽异林。

慇勤惜玉体,勿使外人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游仙窟诗.咏双树

新华发两树,分香遍一林。

迎风转细影,向日动轻阴。

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

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