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沈斯庵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以“书生无力挽银河”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书生虽有满腔热血和抱负,却难以力挽狂澜的无奈与悲凉。接着,“回首中原洒泪多”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与忧虑,以及面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时的痛心。
“甘作萍蓬标气节,独开草昧起弦歌”两句,赞扬了沈斯庵先生坚守气节、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在混沌未明的时代,也能以音乐和诗歌唤醒人心,传递希望。接下来,“蛮花犵鸟供吟咏,势宦权门脱网罗”则展现了沈斯庵先生的才华横溢,他能从自然界的万物中汲取灵感,不受权贵束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至竟馀生修净果,百年家国两蹉跎”表达了对沈斯庵先生一生追求精神纯净、为国为民奋斗却未能完全实现理想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