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国干戈后,怜君得意归。
绮霞横郡阁,犀烛照渔矶。
天迥青山远,江平白鸟飞。
此行同衣锦,况是老莱衣。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首联“故国干戈后,怜君得意归”中,“干戈”二字点明了战乱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在动荡时期仍能得志归乡的同情与敬意。颔联“绮霞横郡阁,犀烛照渔矶”运用了绮丽的想象,以绮霞和犀烛渲染出一种华美而温馨的氛围,仿佛友人归乡的道路被美好照亮,充满了希望与喜悦。颈联“天迥青山远,江平白鸟飞”则转为对友人归途景色的描写,通过远山、平江、飞翔的白鸟,展现了广阔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友人归途的悠长与自由。尾联“此行同衣锦,况是老莱衣”巧妙地将友人的归乡比作衣锦还乡,更添了几分荣耀与尊贵,同时“老莱衣”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年迈归家的亲情与孝道之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与祝福,也蕴含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共叹昆冈火,谁知玉自分。
寂寥人境外,萧索数峰云。
真箓终年秘,空歌偶得闻。
应怜霸陵上,衰病故将军。
所向皆为道,遐征岂足辞。
中华垂尽处,别路正秋时。
高阁兰台笔,閒吟板屋诗。
良工无弃物,珍重岁寒姿。
旷望丛台路,飘飖楚塞人。
琴堂无故旧,何计免沾巾。
北阜与西山,前期梦寐间。
羡师乘兴去,应拟此生闲。
乔木人谁在,鲈鱼我未还。
归心寄秋水,东去日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