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世代宅三辅,遨游遍南都。

南都繁华地,郁郁帝王居。

朱宫夹驰道,丹阙俯清渠。

东眺金张第,西瞻许史庐。

南邻击钟鼓,北里鸣匏竽。

平明朝谒散,幰盖溢亨衢。

日夕未能止,鸡鸣复来趋。

贪夫徇财贿,烈士贵名誉。

今我谅何苦,坎坷独忧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杂诗》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京城繁华景象与人物百态。诗中以“世代宅三辅,遨游遍南都”开篇,点明了地点为京城,即长安或洛阳,古代的京师之地。接着,“南都繁华地,郁郁帝王居”进一步强调了京城的繁华与帝王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威严而富丽堂皇的氛围。

“朱宫夹驰道,丹阙俯清渠”两句,通过“朱宫”、“丹阙”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庄严,而“驰道”与“清渠”的对比,则展现了京城道路的宽阔与水系的清澈,体现了城市的规划与治理之精良。

“东眺金张第,西瞻许史庐”则转向对贵族府邸的描写,金张、许史均为汉代显赫家族,此处借指京城内的权贵之家,通过“东”、“西”的方位词,展现出京城内权贵分布之广,以及社会等级的森严。

“南邻击钟鼓,北里鸣匏竽”两句,生动描绘了京城内不同阶层的生活场景,南邻富贵人家击钟鼓以示尊贵,北里平民则吹奏匏竽以自娱,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鲜明的阶级差异。

“平明朝谒散,幰盖溢亨衢”描述了早朝结束后,官员们驾车返回,街道上车马喧嚣的景象,体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秩序。

“日夕未能止,鸡鸣复来趋”则表达了忙碌与紧张的生活节奏,从清晨到夜晚,人们始终处于忙碌之中,鸡鸣时分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节奏紧凑而有序。

最后,“贪夫徇财贿,烈士贵名誉”两句,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贪图财利者不惜手段获取财富,而忠贞之士则重视名誉与节操,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价值观的思考和评价。

“今我谅何苦,坎坷独忧虞”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感到忧虑和困扰,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杂诗》通过对京城繁华景象和人物百态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京城的风貌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方士洪云林书舍卷

我家吴山西,君家吴山东。

东西近相对,各在云林中。

别来忽几载,屡见流光改。

佳游今已非,往事知安在。

君浮汳河水,我客京华春。

同沽金陵酒,共是殊乡人。

我犹滞冷舍,君将还故山。

云林结遐想,可望不可攀。

送君长安道,飞花乱烟草。

楚树接吴山,关河路非杳。

明朝我忆君,矫首情易悽。

云林在何许,如隔武陵溪。

形式: 古风

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其一)

放舟白蘋渚,上有青枫林。

美人自远至,水阔烟云深。

相看默无语,共爱风满襟。

俯仰千载上,何人是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顾慎画为徐子信题二首(其二)

林间绿绮琴,江上木兰艇。

同是尘外人,迹殊心各静。

叶下群树凉,云归万山暝。

物我俱已忘,清襟岂劳整。

形式: 古风

送郑玄龄还家

山中别来三十年,京华重见情依然。

昔时少小今老大,相顾握手俱堪怜。

缅想烟霞同志客,楚云秦树天南北。

凭谁为问旧游欢,鸥盟冷落花狼籍。

雨声空馆喜联床,银烛摇红夜正长。

解貂且醉金陵酒,勿论它乡与故乡。

我方留滞君归去,未拟佳期在何处。

百年几度海生桑,目断江东缈离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