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漱口的甘泉让病牙清凉,静坐让烦躁的心情平静。
于是脱下河边的鞋子,铺开岩石上的被褥休息。
只留下白云陪伴过夜,又恰好月亮前来相照。
真正的快乐并非无处寄托,悲伤的虫鸣也是一种美妙的声音。

注释

漱:清洗。
甘:甜的。
凉:使...清凉。
病齿:患病的牙齿。
旷:空旷,开阔。
息:平息。
烦襟:烦躁的心情。
屦:鞋子。
敷:铺开。
岩上:岩石之上。
云:云彩。
宿:过夜。
月:月亮。
相寻:寻找,相伴。
真乐:真正的快乐。
悲虫:悲伤的虫子。
好音:美妙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定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闲适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的诗句。

“漱甘凉病齿”,意指用清凉的水洗刷牙齿,以缓解口中的不适;“坐旷息烦襟”,则形容诗人在户外坐着,深长地呼吸,用以排遣心中的烦躁。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寻找内心平静的意愿。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诗人随手解下脚上的草鞋,在岩石之上铺开自己的床褥,以此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安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融入感。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则是说诗人愿意留宿在有云彩漂浮的山谷之中,月亮依旧如约,与他共同度过夜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这两句意味着真正的快乐不是没有寄托的,而是即使是悲伤的小生命,也能从声音中找到喜悦。这一部分强调了自然界中一切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悲哀之中也能发现美好的地方。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淡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宜春苑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解带行苍藓,移?坐绿阴。

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

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岭云

岭云合处小盘桓,人得敷衾马解鞍。

寒荚著天榆历历,净华浮海桂团团。

交游涣散渊明喜,吏卒萧条叔夜宽。

方丈老翁无一发,更知来不为皮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其二)

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

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輀。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其一)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

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

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