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薰风洲渚荠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

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还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微风吹拂的水边洲渚上,荠菜花开得正繁盛。
我看着你踏上远行的马鞍,在寺庙门口站立告别。

注释

薰风:温暖的春风。
洲渚:水中的陆地或小岛。
荠花:荠菜花,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
繁:茂盛,众多。
征鞍:远行的马鞍,代指远行的人。
寺门:寺庙的大门。
投老:年老时。
难堪:难以忍受,难以承受。
与君别:和你分别。
倚江:靠着江边。
还辕:返回原路,比喻回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薰风洲渚荠花繁”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其中,“薰风”指的是微风中带有花香,“洲渚”则是水边的小洲和溪流的统称,“荠花”是一种野花,常在春天盛开。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看上征鞍立寺门”一句,则是诗人站在寺前,回望着友人的马匹和行装,心中充满了不舍。这里的“征鞍”指的是远行者的马鞍,“立寺门”则是在寺庙前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还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某种美好的期待。其中,“投老”意味着长久的分别,“难堪”则是承受不了的痛苦。而“倚江从此望还辕”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倚靠在江边,遥望着友人的车辙,表达了对友人安然返回的美好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淡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鲜明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裴如晦宰吴江

霜泽与天杳,旁临无限情。

他时散发处,最爱垂虹亭。

飘然平生游,舍我戴吴星。

欲往独不得,都门看扬舲。

到县问疾苦,为予求所经。

当知耕牧地,往往茭蒲青。

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由宁。

微子好古者,此歌尚谁听。

形式: 古风

送惠思上人

黄鹤抚四海,翻然落中州。

一听笙与镛,低回如有求。

飞鸣阿阁上,好与凤皇游。

顾怜鲁东门,无事反悲愁。

岁晏忽惊矫,问胡不少留。

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程公辟守洪州

画船插帜摇秋光,鸣铙传鼓水洋洋。

豫章太守吴郡郎,行指斗牛先过乡。

乡人出郭航酒浆,炰鳖鲙鱼炊稻粱。

芡头肥大菱腰长,釂酬喧呼坐满床。

怪君三年寓瞿塘,又驱传马登太行。

缨旄脱尽归大梁,翻然出走天南疆。

九江左投贡与章,扬澜吹漂浩无旁。

老蛟戏水风助狂,盘涡忽坼千丈强。

君闻此语悲慨慷,迎吏乃前持一觞。

鄙州历选多俊良,镇抚时有诸侯王。

拂天高阁朱鸟翔,西山蟠绕鳞鬣苍。

下视城堑真金汤,雄楼杰屋郁相望。

中户尚有千金藏,漂田种粳出穰穰。

沉檀珠犀杂万商,大舟如山起牙樯。

输泻交广流荆扬,轻裾利屣列名倡。

春风蹋谣能断肠,平湖湾坞烟渺茫。

树石珍怪花草香,幽处往往闻笙簧。

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

十州将吏随低昂,谈笑指麾回雨旸。

非君才高力方刚,岂得跨有此一方。

无为听客欲沾裳,使君谢吏趣治装。

我行乐矣未渠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董伯懿归吉州

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

苍黄忧患中,邂逅遇于此。

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

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愿始。

篮舆杨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饥屡窥门,客罢方隐几。

是非评众诗,成败断前史。

时时对奕石,漫浪争生死。

送迎皆幅巾,设食但陈米。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馀,我老惫先止。

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

欲斸三亩蔬,于焉寄残齿。

经过许后日,唱和犹在耳。

新恩忽舍我,欣怅生彼己。

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时,莫惜缣与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