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浮山绣毬颂

月里无根草,山前枯木花。

雁回沙塞后,砧杵落谁家。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月里无根草,山前枯木花",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中的草看似生机勃勃,却无根可依;山前的枯木却能开出花朵,这种反常的现象,寓意着世间万物看似荒凉或衰败,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常规的自然之美。

"雁回沙塞后,砧杵落谁家",诗人通过雁的迁徙和砧杵的声音,引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雁回沙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而砧杵声,则是古代妇女在秋日捣衣准备冬衣的场景,这里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这两句诗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2)

释义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第一百浮山骨堆颂

嫩草疏斜径,山泉带碧流。

文曾要渭水,列士耻庄周。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五位颂(其一)

正中偏,星河横转月明前。

彩气夜变天未晓,隐隐俱彰暗里圆。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五位颂(其二)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

朦朦雾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时镜。

形式: 偈颂

五位颂(其三)

正中来,火里金鸡坐凤台。

玄路倚空通脉上,披云乌道出尘埃。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