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颂(其二)

偏中正,夜半天明羞自影。

朦朦雾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时镜。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夜晚的朦胧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隐喻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偏中正”,开篇即以“偏”字点题,暗示了诗中所描述景象的独特性与非同寻常之处。“中正”则赋予了这种偏颇以某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仿佛在不规则之中找到了秩序。这样的设定为后续的描述铺垫了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现一种既偏离常规又不失美感的画面。

“夜半天明羞自影”,夜半时分,天空的一角明亮起来,这光亮似乎让影子都感到羞愧,不愿显现。这一句通过“羞”字,生动地描绘了光影交错、明暗对比的场景,同时也赋予了影子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朦朦雾色辨何分,混然不落秦时镜。”雾气弥漫,使得视线模糊,难以分辨事物的边界,仿佛置身于古代的镜子中,一切都变得虚幻而不可捉摸。这里,“秦时镜”不仅指代古老的镜子,更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遥远的时空感,强化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特有的神秘与美丽,以及对自然现象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和谐共融的体现,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02)

释义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位颂(其三)

正中来,火里金鸡坐凤台。

玄路倚空通脉上,披云乌道出尘埃。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五位颂(其四)

兼中至,雪刃笼身不回避。

天然猛将两不伤,暗里全施善周备。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五位颂(其五)

兼中到,解走之人不触道。

一般拈掇与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形式: 偈颂

游鄠山诗十二首.白云道中

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

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