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囊山寺游览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一径斜通寺,苍松带碧溪”以一条蜿蜒的小径引入寺庙,两旁苍松环绕,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楼台晴日丽,云海暮山低”两句,通过对比晴朗日光下的楼台与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景,展现了时间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之美。
“亭拥苍霞暝,窗横翠霭齐”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时分,亭台被苍茫的晚霞包围,窗户前则是翠绿的云雾,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最后,“老僧谁得似,长伴白云栖”表达了对寺中老僧的敬仰之情,他们仿佛与白云为伴,过着超脱尘世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囊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