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三)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三)》,由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这两句诗以“行止”与“面口”相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在世间的行动与表现,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或本质。这里的“面口”可能象征着外在的表现或面具,而“行止”则代表了行动与实践。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提醒读者关注内在的真实自我,而非仅仅关注外在的表象。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推崇的贤者,并非因为他们的地位或时间上的先后,而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品质和智慧。这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重要性,超越了世俗的权力和时间的限制。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最后两句以“照镜人”为喻,讽刺那些盲目追求外在形象和虚荣的人,他们如同在镜子前狂奔,却迷失了自我,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追求表面光鲜而忽视内在价值行为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关于内在价值与外在追求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智慧与品德,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耀与成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四)

见人学恭敬,坦率招时嫉。

缛节与閒言,涂饰度朝日。

安得古初民,相与宝真实。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五)

结交若如初,何必重雷陈。

学道若如初,释尊满界尘。

大法本无多,久长难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六)

丈夫贵立志,万古只斯须。

举步稍旁顾,寸地阻前趋。

壮哉海岸人,蛟龙还其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七)

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

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

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