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七)

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

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

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小事物与宇宙间力量之间的关系,蕴含深刻的哲理。

首句“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开篇即以“毫芒”这一极细微的事物为切入点,暗示世间万物虽小,却蕴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人鬼莫能窥”则强调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即便是智者也难以完全洞察这些细微之处的本质。

接着,“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诗人提醒我们不应轻视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能量,能够遮蔽光明,影响整个宇宙的运行。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纤纤”之物比喻为潜在的力量,而“郁勃闭阳辉”则是对这种力量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描述。

后两句“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对比“沧海”与“涓滴”的不同状态,强调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使是最微小的水滴,经过不断积累,也能汇聚成浩瀚的海洋。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人生的寓言,寓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微小事物的深刻洞察,探讨了宇宙间的平衡与转化,以及个体在宏大的自然规律面前所扮演的角色。它鼓励人们保持谦逊,认识到自身认知的有限,并且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有可能引发深远的影响。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八)

巨鱼争洪波,细鳞集蹄涔。

巨细虽各别,共此朝暮心。

我生复何营,空林张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九)

片云起前山,飞来复飞去。

日夕众鸟栖,微风息庭树。

我心与之然,淡寂冥群虑。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三十)

子规啼不息,中情谅无极。

鲜血流树枝,入地深一尺。

去去复何云,月来山寂寂。

形式: 古风

与藏主夜谈三首(其一)

道穷易感恩,况有一片意。

谈深忘夜寒,皎月从中起。

心期正未涯,人世薄于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