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浮屿

云根不堕地,牢落东山头。

天风与海水,争激怒生疣。

断鳌足簸扬,支祈任沉浮。

状若银河翻,回星漂斗牛。

又若乘杯渡,一粒乱中流。

山水有常性,动静安足求。

呼龙与之语,掀髯嗔我尤。

静极而动生,天地一浮沤。

大笑挥龙去,浮沙云未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沙浮屿的壮丽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云、风、海、龙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

首句“云根不堕地,牢落东山头”描绘了云朵仿佛扎根于高山之巅,稳固而不坠落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稳定与力量。接下来,“天风与海水,争激怒生疣”则通过对比天风与海水的力量,展现了一种动态的冲突之美,疣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冲突的激烈。

“断鳌足簸扬,支祈任沉浮”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断鳌足象征着力量的释放,支祈则是神话中的水神,这里描述了自然界力量的自由流动与变化。接下来的“状若银河翻,回星漂斗牛”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动态美,将水沙浮屿的景象比作翻滚的银河与漂浮的星辰,充满了宇宙的宏大感。

“又若乘杯渡,一粒乱中流”则以更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沙浮屿在流动中的姿态,如同小舟在湍急水流中穿梭,既展现了动态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山水有常性,动静安足求”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理解,山水自有其不变的本性,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最后,“呼龙与之语,掀髯嗔我尤”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与龙对话,龙的愤怒与不满,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静极而动生,天地一浮沤”总结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间的关系,静默到极致时,自然会激发新的生命与活力,整个世界就像一池浮沫,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大笑挥龙去,浮沙云未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龙被诗人笑声驱散,留下一片云雾缭绕的景象,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7)

周钟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丙子举人,由知县历官荆州知府。有《歇云斋》、《松亭》诸集

  • 字:宣子
  • 籍贯:贵筑

相关古诗词

晓发他里雾

一枕清晖觉梦频,披云驱犊散轻尘。

投分南北依谁定,螺列东西辨未真。

向道但饶椎髻客,前呵不用放衙人。

平明好逐东升上,我亦从今莫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一)

难向重华达片言,皋陶不下问沈冤。

游魂八极身为辔,衔恨千龄口似鞬。

肯让秦人剪鹑首,欲回周纪次天鼋。

寸心自比夔江石,那信东吴未可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二)

暴虎冯河岂问他,不妨魑魅喜人过。

寂寥故国山中月,荡潏天风海上波。

云汝衣裳辞九土,雨来戈戟战群魔。

卢龙塞远朱鸢近,赚取离歌作挽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三)

有谁髯似仲坚虬,莫畏扶馀路阻修。

回日戈思鲁阳战,切云冠学屈原游。

神人姑射遥相待,佚女娀台近可求。

小别千年行万里,故应魂断日南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