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如法王,师子据其右。
老僧初开堂,辛苦此结构。
欲令震旦国,举首眺灵鹫。
天高龙象雄,地迥猿鸟瘦。
钟鼓运风涛,楼台出云岫。
我来访五老,逮此成三宿。
沈沈青莲地,可踏不可漱。
禅人数十辈,梵诵宵达昼。
为喜观威仪,频来听经咒。
弥天左蠡浸,收取作阶霤。
风帆散万叶,沙鸟飘千豆。
禅心止水定,客面观河皴。
闻僧昔面壁,绝粒坐岩窦。
今年八十余,爽健神所祐。
其徒勇写经,坚苦本师授。
周身万毛孔,一孔一针漏。
华严几万字,一字一血透。
吾闻兼爱术,不惜顶与脰。
儒家好批根,所见无乃囿。
孔墨何龂龂,仰窥大圜覆。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长飙吹散五峰云,化作群龙到东海。
我亦乘风下九江,青天俯视楼船在,寰中冰炭煮日月,物外沧桑幻烟霭。
吴章岭上看云还,夕阳明灭千万山。
谁倚山堂映酒看,镜边五老回朱颜。
半角楼台自朝暮,梦飞不到阑干殷。
忽惊脚踏天梯古,李白精魂在何许。
当日绸缪为别离,人生跬步多歧路。
赠此悲酸千载心,涕泪因风洒吴楚。
玉杖西还黄鹤楼,潇湘南去更悠悠。
明朝回首一千里,瀑布残阳天际流。
先生游物外,贱子困尘寰。
水声常激激,穿我枕函间。
梦中从之游,起来仍闭关。
旸谷閟太阳,居山不见山。
东南石鼓矗,一缺如留环。
下窥洞地底,窅缒穷天悭。
禹功蔑以售,皇然念神奸。
危坐鄙禅悦,辟易山僧顽。
不祈炭谷雨,坐弄白日閒。
行厨进杂沓,所阙惟妍鬟。
山鬼导客至,抽豪貌孱颜。
松岚下拂拂,落纸无由还。
我昔见二图,开幽惮前艰。
萝筱施葳蕤,野英垂朱殷。
常呼鹘巢守,肯使鱼钥鳏。
诗料付叶适,清便富难删。
我曾尽读之,何止窥豹斑。
美哉东野龙,停云思追攀。
人生少壮怀,倏忽头已颁。
谁能羡勤王,郑师犹在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