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无酒》,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酒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的情感。
首联“人道春醪可解饥,客情空自洗尘卮”以“春醪”喻酒,表达了酒能解愁、消忧的普遍认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通过饮酒来排遣孤独和寂寞。然而,“空自洗尘卮”则透露出酒虽能暂时慰藉心灵,却无法真正解决内心的空虚与困扰。
颔联“那知世上无青眼,敢向门前候白衣”运用了典故,借“青眼”和“白衣”来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他未曾料到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是真心待人,也难以得到公正的对待。这里的“白衣”可能象征着公正、清廉之士,诗人敢于期待,却又因现实的残酷而感到失望。
颈联“案牍苦心长阁笔,江山经眼亦忘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繁重的文书工作,他感到身心俱疲,连写作的灵感都被压抑。即使眼前是壮丽的江山,也无法激发他创作的欲望,可见其精神状态的低落。
尾联“昨宵惊起羲皇梦,月上林梢第几枝”以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羲皇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象征着理想社会。诗人仿佛在梦中回到了那个没有纷扰、和谐美好的时代,醒来时却发现月光洒在林梢,现实依然冰冷。这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下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