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寄梅村先生”为题,由清代诗人通复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其生活细节展现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自由。
首句“天旷冥鸿羽,投林自有真”,以“冥鸿”比喻隐士,暗示其在广阔的天空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最终在山林间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接着,“江湖高纵酒,日月老垂纶”,描述了隐士在江湖上饮酒作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垂纶则是指钓鱼,象征着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江湖的自由与日月的宁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黑发还初服,青山奉洁身”,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回归自然、保持纯洁本心的状态。黑发代表年轻时的装扮,初服则指最初的衣物或身份,这里暗示隐士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重新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简单。
最后,“秋风瓜再熟,未许故侯贫”,以秋天成熟的瓜果比喻隐士生活中的收获与满足,同时表达出即便在隐居生活中,也能找到精神上的富足,不因物质的贫乏而失去快乐。这句话也暗含了对过去富贵生活的反思,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内心纯净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