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

双龙宝剑千金直,芙蓉光芒雪花白。

横行曾斩月支头,腥血尚凝今几秋。

晴虹入夜贯牛斗,虎豹遁逃魑魅走。

我欲赠人人莫疑,他年挂树将奚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宝剑篇》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描绘宝剑的珍贵与威严,以及其在历史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宝剑作为象征物的独特魅力。

首先,“双龙宝剑千金直,芙蓉光芒雪花白”,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宝剑的非凡价值和美丽。宝剑如同两条飞腾的龙,价值连城;其刃光如芙蓉绽放,又似雪花般洁白,展现出宝剑的华美与锋利。

接着,“横行曾斩月支头,腥血尚凝今几秋”,这两句描述了宝剑过去的辉煌战绩。它曾在战场上斩首敌人,留下腥红的血液,至今已过了多少个春秋。这不仅体现了宝剑的勇猛与威力,也暗示了它的历史地位和不朽传奇。

“晴虹入夜贯牛斗,虎豹遁逃魑魅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宝剑的神威。即使是在夜晚,宝剑的光芒也能照亮星空,让天上的牛斗星系为之黯淡,连凶猛的虎豹和邪恶的魑魅都闻风而逃。这不仅表现了宝剑的神秘力量,也象征着正义与勇气的胜利。

最后,“我欲赠人人莫疑,他年挂树将奚为”,诗人表达了对宝剑未来的思考。他想将宝剑赠予他人,但又担心对方是否能理解宝剑的价值。同时,他也思考着,如果将来宝剑被挂在树上,它将如何面对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考验。这既是对宝剑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世间事物变迁的深思。

综上所述,《宝剑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宝剑作为武器的英勇与价值,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命运,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理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吴歌四首(其一)

曲词歌子夜,歌内有商音。

蛩响月当户,鸟鸣风满林。

征衣未曾寄,边塞又秋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子夜吴歌四首(其二)

越来溪左右,两岸种荷花。

六月吴姬采,分明似若耶。

鸳鸯随画舫,日暮始还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子夜吴歌四首(其三)

泽国芙蓉吐,林园络纬鸣。

十分涵夜色,一片起秋声。

处处催刀尺,偏教懒妇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子夜吴歌四首(其四)

草露三秋冷,蘋风午夜凉。

屏开云母白,衣试郁金香。

塞北无来信,相思几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