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生查子·其十三》,以春天的景色和情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首句“春从何处归”设问春天的源头,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好奇与感慨。接着,“试向溪边问”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春天踪迹的行动,溪边的岸柳已显出嫩黄的新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陇麦回青润”则描绘了田野间麦苗生机勃勃的景象。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两句,将春天与青春的美好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最后两句“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以梅花作为信使,寓意着远方的亲友通过春天的讯息传递问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清新,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富有诗意,体现了晏几道词作中常见的婉约细腻风格。
不详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会写锦笺时,学弄朱弦后。
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